在「沙漏」中含藏的時間奧秘/林廣
(品賞一首好詩)在「沙漏」中含藏的時間奧秘/林廣
——評析蘇紹連〈沙漏〉
沙漏/蘇紹連
僅有一個生命,為什麼要有兩個軀體?
我們結合在一起,只是為了反覆計算時間麼?我們是兩個反向的透明盛杯,底部連接,以一道細管互通你我的生命之沙。
當我在上,我不能阻止我的生命之沙,一顆粒,一顆粒,流入你的體內。我從滿滿的擁有,逐漸變為空無,啊啊,生命應該是你的。
可是,時間的手把我們翻轉。當你在上,我看見你的生命之沙,一顆粒,一顆粒,流入我的體內。我不禁的,吶喊,流淚。這些沙子反覆流入我的體內及你的體內,而為什麼,我們不能同時存活在一個時間裡?
(評析)
〈沙漏〉是探討時間與生命的一首詩。
要解讀這首詩,必須先釐清第一句:「僅有一個生命,為什麼要有兩個軀體?」這「一個生命/兩個軀體」到底指的是什麼?我覺得有幾種可能性:
一、指的是作者的過去、現在:詩中的「我」是過去,「你」是現在。生命的過去與現在被時間「以一道細管互通」,這是可能的。第三段寫的就是「過去」的生命之沙,不斷流入「現在」的體內,於是「過去」逐漸空無,「現在」逐漸盈滿。這時生命形態就由過去轉換到現在。而第四段的翻轉,變成「現在」的沙子不斷往「過去」流注。當我們年事愈長,愈想回到過去,重溫前塵舊夢。這是生命的迴流,也是心靈的依歸。當我們慢慢走向生命的盡頭,一切的美好不都留在過去嗎?這是不改變詩中「你」、「我」原型的解讀。
如果「你」、「我」是流動可以改變的,那就可以從:過去→現在(第三段),現在→未來(第四段)的角度去解譯。這樣,第三段本指過去的「我」,到了第四段就變成現在;而本指現在的「你」,到了第四段就變成未來。如此由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依序遞進,更能呈顯沙漏往復循環的特質。
二、如果當成愛情來解讀,「我」是自己,「你」是愛慕的對象。既然兩個人愛得這麼深,為何要有兩個軀體?人的感情、思想、習性等不可能完全一樣,因此在相處時就會產生摩擦、誤解等等。如果能融為一體,而不是「兩個反向的透明盛杯」那該有多好?雖然盛杯底部有愛情的「細管互通」彼此的生命,但還是無法完全相契相容。我的感情流注給你,你滿了,我卻空了;你的感情流注給我,我滿了,你卻空了。從這角度來解讀這首詩,毋寧是悲哀的。
三、再從親情的角度來探索,「我」是母親,「你」是指自己。母子血脈相連,本為一體。但因為各種因素,卻成了「兩個反向的透明盛杯」,各自擁有自己的生活天地。但母親依然將自己對孩子的愛,一一的傾注,直到自己變成空無。「啊,生命應該是你的」,這是母親無私的低語。等孩子長大,漸漸體會到母親需要人照護,這時孩子的愛也翻轉回流到母親身上。然而時間是無情的,當死亡一步步逼臨時,就會浮現「為什麼,我們不能同時存活在一個時間裡」的深切悲哀。
因為愛情中隱含著無法互相涵容的感情,結局注定是悲涼的;而親情雖帶有一些生命傳承的意思,但講到最後都無法避開「死亡」帶來的傷痛,所以我比較不傾向這兩種解讀。我寧可回到最原始的「時間」,去體會「沙漏」的盈滿與空虛交替,所帶來的對時間的觸感。
最後要提出詩中幾兩個寫作特色;
一、全詩緊緊扣住「沙漏」去書寫:諸如「一個生命/兩個軀體」、「反覆計算時間」、「兩個反向的透明盛杯,底部連接,以一道細管互通你我的生命之沙」等等,藉著質問、描述,呈現「沙漏」的形象特質。
二、意象的表達完整而具有層次感:寫詠物詩除了把握物的形象特質,意象開展的層次也相當重要。首段藉由設問,提出「僅有一個生命,為什麼要有兩個軀體」的疑問;次段進一步由「我們結合在一起」點出沙漏的形象;第三、四段分別寫出「當我在上」與「當你在上」時,生命之沙注入對方體內的情景;最後再提出一個深沉的疑問:「沙子反覆流入我的體內及你的體內,而為什麼,我們不能同時存活在一個時間裡?」並以此來收結全詩,留下不盡的餘韻。整體的層次極為分明。有些人寫詩常常一個意象還沒處理完整,就跳到另一個意象,任意跳躍的結果並未形成節奏感,反而顯得支離破碎,甚至流於晦澀。作者處理意象的手法是很值得參考的。
三、描寫生命之沙極為具體:對「沙漏」而言,「生命之沙」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意象。作者用「一顆粒,一顆粒」來寫它的形狀,用「流入你的體內」、「流入我的體內」寫它的流動性,將時間的消逝以顆粒的流動呈現出來,令人留下鮮明的印象。如果作者這樣寫:「當我在上,我不能阻止沙子,一粒一粒漏下來」,感覺就沒什麼詩味。語言質感的良窳,往往要看這些細微的地方。
這首散文詩如果改用分行詩的方式排列,語言就會顯得太鬆。採用分段的方式,則能將每一段凝聚在一個焦點,用整段的力量來凸顯主題。作者在布局方面,也運用散文常見「起承轉合」的方式(前兩段是起,第三段是承,第四段前半是轉,「我不禁的,吶喊,流淚」以後是合),將各段焦點脈注於「沙漏」上,充分發揮了散文詩的魅力。從行文中流露的感情,我們可以推測作者不僅只是表達對「沙漏」的觀察與感覺,可能也夾雜著其他的感情因素;因此當你在進入這首詩時,你不妨依順著自己的領會,讓詩的意象與你的情感結合,或許你會因此進入另一種深刻的情境也說不定。
頁:
[1]